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古迹 >> TA是谁?雨果、香奈儿、伊夫·圣罗兰通通为TA着迷!

TA是谁?雨果、香奈儿、伊夫·圣罗兰通通为TA着迷!

2020-06-30 来源:

在法国生活,遇尚时常能看到许多带着中国元素的物件,不禁好奇:法国人很喜欢中国风?

其实,法国人对中国物品的喜爱很早就有,从马可·波罗的游记到利玛窦神父对中国文学的翻译,都让法国人对东方,尤其是中国产生无限向往。


他们从收藏的中国物品中进行想象,学着像中国人一样穿丝绸、饮茶,制作自己眼中的中国风物件,甚至还会举行以中国为主题的舞会。

 

这一股风潮在1718世纪达到顶峰,甚至还促生了Chinoiserie(中国风)这个法语名词。它既指来自中国的新奇物品,又是受到中国文化影响而产生的欧洲艺术风格、物品和活动。

 



凡尔赛宫与路易十四


凡尔赛宫作为法国曾经的权力中心,在中国风的传播中有着重要作用。

1680年,法王路易十四曾在这里建造特里亚农瓷宫(Trianon de porcelaine)。该宫殿主体建筑的屋顶由大量的青白釉瓷瓦构成,极其美丽。

据说这还是欧洲第一件中国风建筑作品,随后法国贵族和其他国家王室纷纷跟风效仿。遗憾的是,由于法国冬季寒冷,这一建筑物并不实用,不久便被拆毁。

不过,太阳王对于中国风的热情并没有停止。1700年,他在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中国风舞会,以迎接新世纪的到来。他身穿中式服装,扮成中国皇帝的样子,坐在轿子里,由随从们抬着出现在众人面前,表情里充满得意。


为了寻求更多的中国元素,早在1688年他就派遣传教团远赴中国,和康熙帝开启了交流。这也促使丝绸、瓷器、茶叶等中国特产开始大量进入法国,成为上流社会显示财富的奢侈品。至今,在凡尔赛宫参观时,你仍能感受到中国风的遗留。




弗朗索瓦·布歇

弗朗索瓦·布歇(François Boucher)出生于1703年,是洛可可风格的代表人物。他被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赏识,担任宫廷首席画师,创作了无数贵族们痴迷中国风的画作。


下面这幅画名叫《梳妆室》,你可以看到贵族女孩的房间内摆放着花鸟主题的屏风,茶几上有一套陶瓷茶壶,地上则散落着一把团扇,中国风元素真是不少。

布歇自己对于中国风也有无限畅想。这幅《游园图》抓到了中式园林讲究道法自然的精髓,虽然人物的西方面孔让人出戏,总体热热闹闹却也无伤大雅。

不过下面这幅《捕鱼图》则有点尬了。中式的捕鱼垂钓更多展现的是空旷和隐逸,而这幅画则多了世俗之感。

下面的《上朝图》和《婚礼图》也让人佩服作者的想象力。


 

《上朝图》

 

《婚礼图》

 虽然真实的中国式上朝和婚礼并非如此,洛可可的柔美明媚风格倒还是赏心悦目的。


雨果故居


维克多·雨果(Victor Hugo)是享誉世界的大文豪,许多人也是因为他的《巴黎圣母院》对法国产生向往。

实际上,他本人还是一位中国风10级爱好者。据说从他9岁时第一次在西班牙的玛塞拉诺宫看到精美的中国大花瓶起,就一发不可收拾地收集中国瓷器、漆木家具、画作等等。

 

是不是很震惊?

他还自己创作中国风彩绘木刻。虽然人物都长着西方面孔,但在服装和神态的描绘上是不是惟妙惟肖呢?






香奈儿故居

 

另一位同样痴迷中国风的法国名人则是可可·香奈儿女士。在她巴黎的公寓里,收藏了好几扇中国黑漆木屏风。

他们图案各异,将一个整体的空间切割成好几块,让人在兜兜转转之间仿佛进入了一个东方幻梦。

香奈儿看中的也许正是屏风自身所带有的,和她本人契合的那种神秘感。




伊夫·圣罗兰


伊夫·圣罗兰对于中国也是充满向往,他本人还曾亲自访问中国。

而在访问中国之前,他就凭借自己的想象设计了中国风的服装。

魅惑的鸦片香水当初主打的也是中国风情,香水瓶的造型则借鉴了中国的鼻烟壶。

在圣罗兰和伴侣位于巴黎Rue Bonaparte的公寓中,我们也能看到中国风的影子,包括精美的壁纸和藏在各个角落里的瓷盘。

右图门上面有一个瓷盘


巴黎丹尼尔酒店

巴黎的酒店我们说过很多,有的金碧辉煌,极尽奢华之事,有的则简约干练,充满现代气息,而丹尼尔酒店(Hotel Daniel Paris)则独辟蹊径,保留着18世纪的法式中国风。

 

来到这里,你不是进入了酒店,而是开始了一场旅行。在奥斯曼风格的建筑里追逐东方美景。

餐厅内,绿色大面积展开,金色在窗户上缠绕,配上风景画作,意境悠远。

房间内,壁纸和窗帘成为和谐的一体,你一会身处高屋建瓴的城市,一会置身草木繁茂的田园,各有各的趣味。





红楼

说了这么多法国人眼中的中国风,其实巴黎真的有纯正的中国风建筑,那就是红楼(Pagoda paris)!此红楼非小说中的红楼,它坐落在巴黎第八区,紧邻蒙索公园。


该楼原为中国古董商人卢芹斋先生所有,本来是拿破仑三世时期建造的奥斯曼式公馆,后经过巴黎市政府批准,在法国著名建筑师费尔纳·布洛克的帮助下,改建成了如今的模样。

红色的外立面吸人眼球,各种小细节则更让人着迷。唐代的石雕护栏、魏晋风格的浮雕藻井、清代家具画屏……散发着十足的中国传统建筑风姿。

 

目前红楼并不对外开放,我们只能看看图片,过过眼瘾。

对比来看,法国人眼中或者法国制造的中国风物品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中国元素,但或多或少有着局限,包括一些刻板印象。当然,不可否认,在信息交流不畅通的曾经,这些作品已经实属难得,这也能看出中国文化在当时的魅力。

这也显示出文化交流的重要性。只有不断了解彼此,欣赏彼此,才能交融出更具魅力的艺术风格和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