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人物专访 >> 专访 | 中国的“斯蒂芬·金”眼中的虚构与现实

专访 | 中国的“斯蒂芬·金”眼中的虚构与现实

2019-03-26 来源:

他闯荡文坛将近20年,他用20多部中长篇小说、超过1400万册的总销量,为了自己在小说界赢得了显要的地位,更被媒体称作为中国的“斯蒂芬·金”。今年10月,他在201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《生死河》推出了法文版。在邀请读者走进虚构境地的同时,他也毫不掩饰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和观察。


Q

《生死河》这本书的情节是什么?是本什么类型的小说?


蔡骏

应该这样说,它有多种元素,有惊悚的、灵异的,当然也有犯罪性的,是不同类型的糅合。因为它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人设,就是一个死去又重新转世之后,依然记得自己前世所有的记忆。他从出生的那天开始,就想为自己复仇,而他又不知道前世杀害自己的凶手是谁。所以作为一个转世者,他开始进行漫长的调查。他本身就相当于是一个侦探,并开始了自我的复仇,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独特的故事。


Q

《生死河》的故事是从1995年开始的,您觉得这里面描写的是当下的中国吗?我们能从小说中读到中国发生的巨变吗?


蔡骏

小说的内容差不多从1995年延续到了2014、2015年左右,就是当下的中国。这20年来整个中国高速发展的历程,社会的一些变化,人与人的关系,都在这部作品中有所呈现。这是小说的一个背景,有助于不熟悉中国的欧洲读者认识中国当下的社会。


Q

所以对于法国读者来说,这是一部以当下中国为背景,讲述复仇故事的小说。那么相互了制造悬疑和惊悚之外,您想表达的深层次主题又是什么呢?


蔡骏

小说最终完成的时候,要表达的一个主题是“宽恕”。小说讲的是复仇,但是最终主人公会发现,他的复仇是无用的。他最终想要找到的那个复仇对象,实际上是他最爱的那个人。与此同时他也发现,因为他想要复仇,想要查找真相,整个过程当中又产生了新的灾难、新的死亡和新的悲剧。这就让他觉得,记住可能还不如忘记,复仇不如宽恕。复仇和宽恕,我觉得是人类永恒的主题。对于国家、民族和社会的角度来说,同样会面临到关于复仇和宽恕的主题。就像欧洲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,虽然说充满这仇恨,但最终还是走向了和解,形成了这样一个宽恕、融合的大氛围。


Q

在世界范围内,有没有对您影响比较大,甚至是具有标杆意义的作家和作品?


蔡骏

我其实受法国文学的影响很大,我小时候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即使凡尔纳的《海底两万里》。后来成人之后,我又发现我非常喜欢雨果的《悲惨世界》,还有司汤达的《红与黑》。而对于我自己的创作类型来说,我必须要提到斯蒂芬·金。但如果要说真正的偶像,我觉得还是雨果。


Q

人们把您称作中国的“斯蒂芬·金”,您本人喜欢这个称谓吗?


蔡骏

对于任何一个作家来说,重要的不是别人对他怎么说,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风格。我确实承认,斯蒂芬·金的作品在精神层面对我产生了比较多的影响,影响就在于绝望与希望的关系。


Q

法国在您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呢?


蔡骏

应该说,法国文学对我来说极其重要,培养了我最早对文学的热爱。而且法国的历史文化综合来说,是欧洲文化当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。甚至可以说,像巴黎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基础,很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,没有之一。


Q

您是第一次来到巴黎,哪些东西您特别喜欢?有没有让您失望的地方?


蔡骏

都是喜欢的吧。一个是公墓,另外就是卢浮宫,非常震撼。卢浮宫里有一幅画是法国画家安格尔所作,这位画家是一个14岁就死去的少女。我之前看过一部纪录片,这位画家就埋葬在拉雪兹公墓。因为刚去过那里,然后又在卢浮宫看到他的画,所以感觉很震撼。